蔣忠:首任浦江縣委書記
轉載
于 2013/12/25 15:50:27 發(fā)布
IP屬地:未知
來源:今日浦江
作者:朱杰超
6496 閱讀
0 評論
4 點贊
歲月滄桑,抹不去歷史的印跡。暮色中的巖頭鎮(zhèn)山壟王店村機聲隆隆,一派繁忙景象。當?shù)弥浾咛皆L中共浦江縣委舊址,75歲的村民方菊花放下手頭的事情,熱情地為記者帶路。6年來,她記不清向多少人介紹縣委舊址,向多少人介紹這里的靈魂人物——首任浦江縣委書記蔣忠。
方菊花是在蔣忠犧牲后的第六年嫁到山壟王店村的?!笆Y忠他們是從黃宅轉移到這里的,以教書的名義,堅持革命斗爭,開展秘密活動?!狈骄栈ǜ嬖V記者,黃宅是她娘家,作為革命群眾她曾為戰(zhàn)士們送過布鞋。
1940年初夏,首個浦江縣委員會成立,蔣忠任縣委書記,黃祖明、黃佳作任縣委委員。山壟王店一時成為浦江革命活動的中心。
村里老人們說,以前山壟王店僅有十幾戶人家,村子周圍都是茂密的樹林。山壟王店廳堂前設小學課堂,后設蔣忠密室,上有天道,可通過屋頂轉移,下有地道,可通過地下轉移,以隨時防止敵人的搜捕和追殺。
蔣忠(1911~1948),原名章仲堯,又名尤堅、章伊,富陽人。幼時家貧,少年輟學。12歲赴蕭山縣樓家塔拜師學雕花手藝。受師兄、進步青年壽菊生及中共黨員壽興祥培養(yǎng),于1930年初入黨。同年4月,參加中共中央特派員卓蘭芳領導的諸暨農(nóng)民武裝暴動。次年5月因叛徒出賣,被囚于浙江陸軍監(jiān)獄。他在獄中,備受酷刑和疾病、饑餓的折磨,但毫不動搖革命意志。在獄中黨的領導下,積極參加了“罷飯”、“籠嘯”等斗爭;并拜有學問的難友為師,克服重重困難,堅持學習文化。
1937年底出獄后,蔣忠又投入地下斗爭,在江山縣石門區(qū)一帶,以組織“兄弟會”、“打獵隊”為名,發(fā)展黨員20多人,組成黨支部。1939年春末,他轉到義烏縣政工隊工作。同年9月,被中共金衢特委指派任浦江縣委書記。到浦江后,他以當小學教師為掩護,白天教書,晚上秘密活動。山壟王店村很小,學校也僅有七個學生,課堂設在明代建筑廳堂的樓上,這對蔣忠的活動十分有利。方菊花告訴記者,聽老人們說,有一次,敵人于深夜包圍了廳堂,蔣忠從天道爬出,從廳堂的屋頂轉移出去……
蔣忠辦公的幾間房子都是木瓦結構,通過一把梯子,可沿著內(nèi)墻爬上樓上的密室。據(jù)說當時蔣忠生活儉樸,吃穿住行都由村民資助。塵封的房間內(nèi),蔣忠休息用的木床、辦公用的桌子、出行的雨傘、斗笠等物品還在?!耙越虝拿x,堅持革命斗爭?!狈骄栈ǜ嬖V記者,村里一些上了歲數(shù)的老人都這么說。暮色四合,房間書桌上,蔣忠當年所用的煤油燈似乎在向我們訴說,那一個個神秘而驚心動魄的夜晚……
蔣忠依靠當?shù)匾慌h員骨干,團結社會進步力量,廣泛宣傳黨中央提出的抗日救國十大綱領,組織發(fā)動群眾投入抗日斗爭;并謹慎地繼續(xù)發(fā)展黨的組織。到1940年冬,浦江縣已有80多名黨員,恢復和建立了五個區(qū)委,黨的工作相當活躍。
“皖南事變”后,蔣忠任中共富陽縣委特派員。1945年任金蕭支隊偵察參謀。在此期間,曾積極協(xié)助新四軍南渡富春江??谷談倮?,駐浙新四軍和金蕭地區(qū)軍政人員奉命北撤,蔣忠和其他少數(shù)同志留原地堅持斗爭,先后任中共路西特派員、路西地工委委員、路西縣委書記兼縣長等職,為建立和發(fā)展金蕭路西游擊根據(jù)地作出了重要貢獻。1947年7月5日,會稽山抗暴游擊司令部建立,蔣忠任副司令員,指揮中余、盛村、高城頭、坑塢山等大小戰(zhàn)斗69次,粉碎國民黨的“八縣圍剿”和“五縣圍剿”。1948年,蔣忠深入國民黨心腹地區(qū)從事策反工作。6月17日與敵遭遇,不幸犧牲。是年,金蕭地工委授予蔣忠“頑強工作的模范”稱號。
“雖然蔣忠書記在這里活動的時間并不長,可這段歷史是我們的驕傲?!贝迕駛冋f,蔣忠的一生是英雄的一生,他的光輝事跡和革命精神,將永遠銘記在浦江人民心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