微信掃一掃
與眾多的古道不同,神麗峽景區(qū)中的百步嶺古道,數(shù)十里小道蜿蜒盤旋在群山峻嶺的自然峽谷之中,曲徑通幽,這里曾經(jīng)以仙跡眾多、傳說美麗動人而著稱。
隨著神麗峽景區(qū)的開發(fā)建設(shè),給這里增添了無窮的魅力,但其新增加的人工景觀與古老的百步嶺古道仙文化的傳承相差肯遠,景區(qū)的開發(fā)建設(shè)對傳說中留下的許多仙跡還是倍感冷落。
百步嶺古道峽谷中的巨石、瀑布、龍?zhí)?、絕壁、谷幽,身臨其境無不令人唏噓感嘆。
散落在溝里和山間的黑褐色巖石形狀各異,千姿百態(tài),把整條溪溝塞得滿滿,潺潺溪流只能穿隙而過,簡直就象是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造就的人間石頭天堂。
關(guān)于百步嶺的石頭有這樣一個美麗的傳說:相傳宋朝時,有個叫陳公的人,人們都尊稱他為“陳爺爺”,“陳爺爺”法力無邊,他一心想為民造福,一次“陳爺爺”醞釀了一個宏偉計劃,想把麗水源的石頭,趕到浦陽江的湖山去造一座橋。為了順利完成這一造橋工程,一天吃過晚飯后,“陳爺爺”交代母親說:今天晚上我有重要事情要做,不到雞啼你不要叫醒我。
到了晚上,他果真一夜睡不安穩(wěn),全身汗流如注,此時的“陳爺爺”正在施展法術(shù)趕石造橋,不知底細(xì)的母親,看見他滿頭大汗,見狀就提前把他叫醒了,這時,正在夢中趕石的“陳爺爺”突然被叫醒,才趕一半路程就被迫停了下來,使得他功虧一簣,于是,這些石頭便留在了麗水源的峽谷溪流中,所以,百步嶺才會有如今這一奇異的景觀,這個膾炙人口的傳說也被口口相傳,流傳至今。
現(xiàn)今當(dāng)人們來到神麗峽游玩,無不為景區(qū)中的那柱天然石筍上的陳爺爺“腳印”而稱絕,這處被稱之為“峽谷奇石”的景點,使得這一美麗傳說變得更加活靈活現(xiàn)。
億萬年的時光造就的不僅僅是傳說和美好的祈禱,她也用幽邃的語言編織出了麗水源綿延數(shù)十里的峽谷,峽谷里的懸崖峭壁、飛瀑流泉、猶如綿長幽遠的琴聲,把麗水源深處的神奇彈成了一曲曲動聽的絕唱……。
我們選擇在“春風(fēng)”這一踏青、賞景、出游的絕好時節(jié),又一次踏上了百步嶺古道。此時的古道兩邊已是藤蘿枝蔓,分不清那是樹、那時藤,也不知是藤纏樹、還是樹纏藤。山中連綿的野櫻桃花、杜鵑花、紫藤花,競相綻放,令人眼花繚亂。
潺潺溪流影形不離的沿著古道蜿蜒而下,流淌著生生不息的傳說。鳥兒不時在枝頭和山澗里飛過,鳥叫聲和流水聲非常銳耳動聽,但山谷依然很幽靜,呈現(xiàn)了好一派“鳥鳴山更幽”的詩情畫意。
我們在一座座青苔斑斑的小石橋旁停下腳步,尋找著歷史流過的滄桑印記和她那沖洗不掉的裕達,無不為我國的石拱橋技術(shù)嘖嘖贊嘆。路邊倒塌的涼亭遺址依稀可見,一根根斷裂的石柱上都分別刻有當(dāng)年贊助人的姓名,留下的殘墻斷壁無不述說著現(xiàn)今的凄涼。
越往里走路越平緩,一路有小橋、溪流、瀑布、龍?zhí)兜呐惆椋绕涫悄且粋€接一個的瀑布,秀麗卻不出挑,遍布整個峽谷,雖然它落差不大,最大的落差也不過幾米,但瀑布下的龍?zhí)蹲钌畹目蛇_數(shù)米之深,其數(shù)量之多堪稱一絕。在一瀑布下的深潭處,一位垂釣者正聚精會神地手持魚竿,斜倚在上方的石頭上,可能是太專注的原因,或是被潺潺流水聲所干擾的緣故,我們的招呼聲始終沒有得到他的任何回應(yīng)。
再往里走我們便來到了古道峽谷中一處叫“石幀里”的地方,這片獨具風(fēng)格的石頭山,特別與眾不同,它從谷底到山頂有百米之高,整塊花崗巖崖壁近乎與峽谷垂直,可謂是壁立萬仞,稀稀拉拉的草木點涰其中,使得這片天然石幀變得更加奇特,遠遠望去猶如畫家筆下的一幅國畫作品,讓你分不清孰真孰假。這處大自然的饋贈,著實是現(xiàn)代人們絕壁攀巖和拓展探險的絕佳去處,它時時刻刻期待著人們?nèi)ゼ右蚤_發(fā)利用。
走走停停,尋尋覓覓,不經(jīng)意間,視線悄悄進入了前方的一片柳樹林,讓人驚奇的是這些常年生長在溪流中柳樹生命力極強,它任憑溪水沖刷,而枝干卻異常茂盛,這使我聯(lián)想起了我曾經(jīng)到過的貴州省荔波縣小七孔景區(qū)的知名景點“水上森林”,“水在石上淌,樹在水中長,那水、石、樹相依相偎?!边@是人們對小七孔景區(qū)“水上森林”奇景的描述。而眼前的這片水上柳樹林與之相比較,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,尤其是這里原汁原味的純自然之美。
春來柳先知,抖峭春寒時。此時的柳樹正開始抽綠吐芽,相約春天,在細(xì)細(xì)的風(fēng)里,舒展著曼妙的身姿,婀娜柔美的枝條上,爬滿了一個個嫩黃的芽孢,像一只只破殼的小雞苗,可愛之極。這片生長在溪流中的柳樹林帶著希翼,帶著美好,伴隨四季走過一個又一個的柳暗花明。
又轉(zhuǎn)過了一道彎,一個搭建在荒草叢中的茅棚浮現(xiàn)眼前,茅棚大部分已經(jīng)倒塌,只留下一小部分用塑料布罩蓋著,在這世外桃源的深山谷中,這個用竹桿木頭搭建,且風(fēng)格獨特的茅棚,是何人所建,為何搭在此處,我們一概不知,周圍唯一具有現(xiàn)代氣息的是棚前那塊已經(jīng)廢棄的太陽能帆板和那個銹跡斑斑的衛(wèi)星鍋了,看來這原來的主人家是很會享受生活的一個人。
雖然已是陽春三月了,但在這大山深處,真正的春天還沒有到來,到處還是一片片枯草,陰涼處那未消融的冰凌,在這綠色的山谷,暖暖的陽光下看見它還是有些稀罕……。
前方不遠處的一條山間公路上,不時傳來陣陣汽車?yán)嚷暎@告訴我們已經(jīng)進入了義烏市的界地,不知不覺我們已經(jīng)來到了百步嶺古道最盡頭的水澗村,在村口路邊的一塊草地上,正在吃草的幾只山羊吸引住了我們的眼球,兩只小羊?qū)殞毧匆妬砣擞行@慌失措,先是一個勁地躲在羊媽媽身后,“咩咩”叫個不停,當(dāng)我們靠近它們時,卻立刻逃之夭夭,羊媽媽則瞪著一雙大眼,警惕的看著我們這些不速之客的到來。
對于生在百步嶺古道下,喝麗水源水長大的我,這些年來,不管誘惑力再大的景區(qū)景點,對我來說也許去過一次便可了卻心愿了,一般不會再萌發(fā)去第二次的念頭,但對于百步嶺古道卻是情有獨鐘,時時刻刻都想著來故地重游,因為這里有我兒時的記憶,有我熟悉的一山一水、一草一木、一石一崖,還有與別人不一樣的情感……。
版權(quán)所有?2001-2021 浦江華清電腦網(wǎng)絡(luò)信息有限公司 浙公網(wǎng)安備 33072602100048號
業(yè)務(wù)咨詢和服務(wù)專線:0579-88188123 不良和違法信息舉報專線:0579-88188123
免責(zé)聲明:您看到的內(nèi)容均為會員發(fā)表,不代表本站立場,轉(zhuǎn)載時請注明作者和出處,并禁止色情、政治、反動等國家法律不允許的內(nèi)容!